拎着墨桶,游走遍地,向壁而书
日期:2023/03/13 12:05:18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杨凝式却有相同怪,喜爱拎着墨桶,游走遍地,向壁而书。虽说题壁并非杨凝式开创,却在他这儿集了大成。《旧五代史》说杨凝式身段瘦削低矮(体蕞眇),却乐于从事墙体榜书这样的重体力活,也算能人奇事。至于有人说宋江在浔阳楼包间白墙上题诗闯祸,和《瓮天脞语》载宋江“潜至李师师家,题‘天涯海角,问六合何处,可容狂客’”于壁上,以及神行太保戴宗“教唆”宋江在大牢里装疯都是受了杨凝式的启示,虽有几分神似,权当笑话听即可,又没法咨询施耐庵在情节处理上是否以杨凝式为原型。然题壁的事,在杨凝式这个“标杆”出现之后已属常见,苏轼的《题西林壁》就是在庐山西林寺壁上的自书自诗。后来拓展到文人每至一地、每揽景色,必先欣赏壁上的诗文,加以吟诵、传抄。周邦彦《浣溪沙》词中说道:“下马先寻题壁字,出门闲记榜村名。”当时不少无名诗人都想通过墙上题诗这一招,获取名家的喜爱以凭附增价。王安石、晏殊等咱们均曾做过这方面的伯乐。


责任编辑:陆地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      2023/03/13 12:05:18
上一条:书法行为艺术或曰题壁的缘起... 下一条:“承唐启宋”每提杨凝式
→相关文章
·书法行为艺术或曰题壁的缘起   
·“承唐启宋”每提杨凝式   
·“笔迹雄杰”自己每写完一幅字   
·杨凝式的壁上书写   
·陈旧的皮影工作要与时俱进   
·传承不让陈旧艺术消失   
·统筹人道与情面的作品   
·在文学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用文学作品诠释“萧红形象”   
·把跋涉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