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脱节了“技”的范畴 |
日期:2022/11/29 10:57:13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提要] |
修辞学的查询标明,比如的喻体与本体不只触及外在形状的相仿,一同还意味了情调与风格的照料,例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情面”,或许,“试问闲愁都几何,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如此等等。天然意象与书法之间构成喻体与本体的联络,二者的外在形状只是是非必须原因。刘勰的《文心雕龙·明诗》早年指出,魏晋时期“庄老告退,山水方滋”——山水诗的兴盛证明,其时的天然意象业已成为审美方针,天然意象与书法之间一同具有类似的审美情韵。另一方面,虽然无法聚集足够的实证资料,我依然愿意揭穿一个猜想:如此再三地征引天然意象议论书法或许躲藏了古人的某种无意识:文字并非人工产品,而是天造地设之功。例如,人们能够从蔡邕的《九势》之中读到一个意味深长的观念:“夫书肇于天然,天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局势出矣。” 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到笔走龙蛇的书法,二者之间的演化并非陡峭的过渡。一个严峻的转机早年神秘地降临。从结绳记事至文字的出现,汉字根据符号内部能指与所指的规则联络行使再现功用;可是,书法初步了另一个阶段。如同存在某种特别的任务,这种人工产品力求归入六合之间的天然次序。即便无法以清楚的理论言语表述这种任务,人们依然能够发觉书法隐含的大寻求。这时,书写脱节了“技”的范畴而初步叩问“道”。因而,许多文人墨客愿意为之费尽心机,死而后已。 |
责任编辑:陆地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上一条:概念术语作为议论的理论轴心... | 下一条:描绘一笔一画的特别书写 |
→相关文章 | |
·杨凝式注定无存的“墙书” | |
·书法中一种艺术天资的觉悟 | |
·董其昌承传下来的一种办法美的体现 | |
·《韭花帖》的楷法变欧体 | |
·凭藉这几帧信札跋语而幸存于我国书法史 | |
·象生瓷中的大千世界 | |
·构建了唯美的画中三维国际 | |
·商汤数字猫“宋画三绝” | |
·进入大宋谿山“元国际” | |
·言心迹拓新境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