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著作标志的精力容颜
日期:2022/11/29 10:57:36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书法著作标志了哪些精力容颜?因为悠久的儒家文明传统,批判家乃至文人士大夫首要推重的是正心诚意。因而,颜真卿的书法赢得了历代的一同好评。颜体光明磊落,目无流视,一副光明磊落的质量形象。人们关于“正”的神往乃至扩展到书法的外围,例如端正的书写坐姿。一丝不苟的端坐形象如同隐喻了坦荡磊落的心里气质。儒家文明传统的另一个特征是中庸谦和,一触即发有失正人风仪。王羲之认为书法“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总之,不可放肆跋扈,崭露头角。张怀瓘的《书断》早年比较欧阳询和虞世南:“虞则内含刚柔,欧则暴露筋骨,正人藏器,以虞为优。”不管这种评判是否公允,人们能够发现,书法、性情气质与文明气量构成了相互衬托的三位一体。

  虽然儒家文明重视以礼仪、规范“修身”,可是,文明史依然出现了若干桀骜不驯的文明质量。书法范畴之中,张芝、张旭、怀素的狂草犹如关于压抑的剧烈反叛。狂草之中纵横不羁的线条与笔墨驰骤最大极限地敞开了欢腾的心里。张旭与怀素皆嗜酒,酒后狂草运笔如风,人称“颠旭醉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他们的书法墨迹刻画的是精力勃发的浪漫主义质量形象。或许,恰恰因为发觉到狂草内部躲藏的某种令人不安的能量,东汉的赵壹写下了《非草书》一文。草书“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洛所吐,中非圣人所造”,他含蓄地规劝“后学之徒”丢掉草书偶像张芝,将精力转移至“鉴六合之心,推圣人之情”。


责任编辑:陆地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      2022/11/29 10:57:36
上一条: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著作... 下一条:概念术语作为议论的理论轴心...
→相关文章
·杨凝式注定无存的“墙书”   
·书法中一种艺术天资的觉悟   
·董其昌承传下来的一种办法美的体现   
·《韭花帖》的楷法变欧体   
·凭藉这几帧信札跋语而幸存于我国书法史   
·象生瓷中的大千世界   
·构建了唯美的画中三维国际   
·商汤数字猫“宋画三绝”   
·进入大宋谿山“元国际”   
·言心迹拓新境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