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承传下来的一种办法美的体现
日期:2023/03/13 12:06:23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还有《韭花帖》两件摹本,一为清宫旧藏,曾列入《三希堂法帖》,现藏于无锡博物院;一为高士奇藏本,现藏于台湾兰千山馆。对比三件《韭花帖》,专家们得出罗振玉藏本为杨凝式真迹的结论。此帖风格规整谨慎,裹束有致,用笔沉实,神韵当在晋唐之间。特别疏朗的分行布局,计白当黑,笔饶拙趣,深具空灵松秀之美,有别于传统规则字距较密的传统。后来董其昌加以揣摩,深得法乳,于字距摆放、行距间隔方面尽心体悟,构成自己一同的书风。上海博物馆前几年举办过一次“董其昌大展”,我曾两次排长队进内观展,隔着防护玻璃欣赏到许多董其昌的书法真迹。不少大字作品字距、行距宽疏,偌大的尺幅写不了几个字,说句玩笑话,实在是有点“浪费”好纸。玩笑归玩笑,得供认这就是董其昌从杨凝式那儿承传下来的一种办法美的体现。

  让咱们顺带对杨凝式的其他传世书法作简明的勾勒:《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真迹早已失传,今人所见,传为李公麟摹本。有颜鲁公沉稳凝练、收放自如、张弛有度和大朴不雕的风格。布局不同于《韭花帖》,而是疏能走马、密不透风、大小相间和侵让有据。整幅而言,枯笔的运用与《祭侄稿》稍似,但去其激愤刚烈而不露圭角,益显使转天然,冷静适度。


责任编辑:陆地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      2023/03/13 12:06:23
上一条:书法中一种艺术天资的觉悟... 下一条:《韭花帖》的楷法变欧体
→相关文章
·杨凝式注定无存的“墙书”   
·书法中一种艺术天资的觉悟   
·《韭花帖》的楷法变欧体   
·凭藉这几帧信札跋语而幸存于我国书法史   
·象生瓷中的大千世界   
·构建了唯美的画中三维国际   
·商汤数字猫“宋画三绝”   
·进入大宋谿山“元国际”   
·言心迹拓新境   
·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著作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