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对故事性的偏重有自己的特征
日期:2023/05/19 16:27:38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杂技好像工艺美术家相同,手里拿的是一个物件,比方石头,要依据石料的特征顺水推舟,黑石头无妨雕一位矿工,白石头更适合雕一位护士,假定黑石料上有一块白斑,工艺家们便会揣摩,怎么顺势而为,雕一个“犀牛望月”那样的著作,使那块白成为月光的清辉。记得早年家中便有这样的一方砚台,大人常会指着那个白的月亮,对石料的奇和工匠的巧加以欣赏。总归工艺美术不是纯粹的从无到有的发明,而是要在物料的束缚之内打开发明,不是改动天然,而是巧用天然。杂技也相同,由于杂技技巧的反面是科学,科学是不能改的,只能加以运用。本次展演中的许多故事叙说便表现了这一“巧夺天工”的特征和规则,技巧和故事一定要双向奔赴、才华相互作用。

  首要是故事服务于技巧。要细察杂技技巧的天然形状,看它像什么,就像看一块山石,它是像美丽的“阿诗玛”,仍是像一只站立的狮子,有“像”的基础,才会有“阿诗玛”的传说或许“狮子王”的故事。

  杂技《抖杠》中,道具是一条如平衡木般宽与长的木板,两端持在底座艺人手里,尖子艺人站在板上中心,三人一起颤动将木板压弯弹起,尖子借弹劲飞到空中翻出跟头再落回木板。《抖杠》是福建省杂技团的保留节目,上一次展演时,这个节目的故事是《竹林欢歌——抖杠》,对应点是木板运用时如毛竹般的耐性和弹力。这次展演中故事变为《乘帆逐浪——抖杠》,对应点是处于风云中的船,风云一次次把船员掀离甲板,但他们一次次稳稳地站回甲板。


责任编辑:陆地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      2023/05/19 16:27:38
上一条:依杆而行的艺术技巧表现 下一条:舞台空间表达条件的改进
→相关文章
·音乐剧所宣称的“俄式美学风暴”   
·对经典本身需求坚持满足的敬畏   
·我国舞剧演员依托过硬的本乡舞剧作品   
·欧版音乐剧名作在韩国的复制版   
·传达前言下产生的我国音乐剧受众   
·一种新的“联络美学”   
·艺术家以动物传递的隐喻   
·“事由是玩”的艺术体会   
·怎样在“跨服谈天”的差异性中协同作业   
·“隔绝”成为形象的最佳语法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