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以动物传递的隐喻
日期:2023/09/05 16:35:44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贝德自己过往的“诗篇”一般毫无意义,但却讲究格律以及令人会心一笑的双关。诸如《16个人选择喝掉大西洋的9%或与它成婚 》( 16 people decide to drink/marry 9% of the Atlantic Ocean)以及《把助听器扔到火山里,你将得到一个走廊 》(throw a hearing aid in a volcano and you get a porch)这些语句,观众读读就好,唱出来也行。相同,李明“烟士披里纯”系列作品的标题乍看起来也会让观者产生类似的茫然。实践上,这来自学者梁启超关于“Inspired”(直译“神来”,通译“构思”)一词的翻译,或许正是“烟士披里纯”这个字串中各类不相干单字自身构成的陌生化,意外地构成了神秘感,致使民国文士们争相运用。这五个字之间的高低地形,正是李明在其间发现日常日子奇景的地址。

  客厅中看不到主人,却游荡着各种动物的身影:横穿马路的大白龙,用乳头疾走的奶牛,哄抢食物的鸽群,牠们在替外出的主人向客人问好(趁便一提,达伦·贝德真的在此前的展览中饲养过山羊)。不过用不了太久,观众就会发现这些动物传递的隐喻:客厅一旁的晦暗角落中,一排看起来像是在标明禁止通行的赤色灯牌上写着贝德的语句:狗不再让人带它们回家 (dogs don’t let people take them home no more),灯牌底下是李明的《犬语》(2009)和《艺术家之歌》(2011)。在《艺术家之歌》中,艺术家(一品种型的人类)和动物之间到底是谁驯化谁,一时也有些混沌未明。


责任编辑:陆地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      2023/09/05 16:35:44
上一条:一种新的“联络美学” 下一条:“事由是玩”的艺术体会
→相关文章
·音乐剧所宣称的“俄式美学风暴”   
·对经典本身需求坚持满足的敬畏   
·我国舞剧演员依托过硬的本乡舞剧作品   
·欧版音乐剧名作在韩国的复制版   
·传达前言下产生的我国音乐剧受众   
·一种新的“联络美学”   
·“事由是玩”的艺术体会   
·怎样在“跨服谈天”的差异性中协同作业   
·“隔绝”成为形象的最佳语法   
·以杂技故事展现我国文艺的新气象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