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迪安:学院美术馆的“新时期”来了
日期:2015/04/17 16:04:18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范迪安认为央美美术馆很好的整理和研究、推广自己学校的优秀艺术传统,把馆藏作品进行研究整理,形成不同的专题。“央美美术馆举办的老一辈艺术名家的回顾性的展览,最典型的当然以现在还在展的
“我想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学院美术馆的新时期。”
  上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不到半年里,因为在中国美术馆积累的丰富经验,加上由王璜生带领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强大团队,范迪安为学院美术馆的未来做出了乐观的预测。
  美术学院和美术馆在艺术教育的历史上从来就是一种在内涵和本质上的合体关系。从西方来看,伴随着美术教育的形成初始,就非常重视艺术成果的展示,而这些艺术成果的展示主要通过美术馆的平台来实现。西方的很多经典的美术学院都有自己学府的美术馆,比如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圣彼得堡的列宾美术学院等,都构成了学院和美术馆之间的有机联系。
  时间在进入21世纪之来,无论是中国的美术学院还是学院里的美术馆在硬件上都取得了飞越的发展,其中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几大美院为主的学院美术馆建设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正在建设的鲁迅美术学院的整个新校区也有十分优秀的美术馆建设”。范迪安说到。
  学院美术馆的三个“杀手锏”
  在范迪安看来,以央美美术馆为例,不仅拥有一个很有个性、风格的建筑,更重要的是这些年发展中,把握了其三个方面的独特优势:重学术传统、开国际视野、扶持青年一代。
  在重学术传统方面,范迪安认为央美美术馆很好的整理和研究、推广自己学校的优秀艺术传统,把馆藏作品进行研究整理,形成不同的专题。“央美美术馆举办的老一辈艺术名家的回顾性的展览,最典型的当然以现在还在展的‘纪念董希文百年诞辰纪念展’,与此同时还有冯法祀,孙濨溪等等老一辈名家的展览,这个工作很好的发挥了美术馆馆藏作品的作用,使得美术学院更多地彰显自己的优秀传统,做好学术的传承。”
  2011年,央美美术馆推出了自己的首个双年展——“CAFAM泛主题展2011-超有机”。“CAFAM泛主题展”参照国际通行“双年展”的架构、机制及特质,以美术学院学术平台为依托,切入艺术对历史及当代社会的前沿文化思考、研究和展示,构建一个以“学院文化精神”为出发点的国际学术研究和艺术对话的平台。
  “在国际当代艺术发展的交流上可以说是站在前沿的,通过自己的双年展,形成对国际艺术的关照,在央美美术馆里面建立一个富有当代形态的这样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这方面应该说发挥了不少作用。不仅‘请进来’,也要逐步地‘走出去’,通过我们对当代艺术的研究和梳理,形成不同的展览走向国际。”范迪安说到。
  扶持青年一代在范迪安看来也是极为重要的第三个方面,“学院美术馆要重在学子的创造,央美美术馆在这方面也通过建立自己的‘CAFAM未来展’,通过遴选优秀的年轻艺术家的展览,还有包括我们自己的研究生的毕业作品展,都构成了青年板块,年轻一代的学术关注。”
 
  “学院美术馆”如何变成一个更好的“公共美术馆”?
  目前,我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三馆开放已经取得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三馆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譬如开馆的时间、公共教育的内容,包括积累藏品和运用藏品等方面的功能,都需要相应政策的支持。而在这方面,学院美术馆目前还处于没有获得相应政策支持的阶段。
  “我也注意到包括像南艺美术馆,中国美院的美术馆,大家都有比较相同的做法。总而言之,我预测学院美术馆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阶段最值得大家关注的一个空间。但是我们也存在难度,就是学院美术馆比较多地还是面向学院内部,面向学院师生的交流,如何能够更好地变成一个公共美术馆?”
  虽然学院美术馆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但是如何学院美术馆更进一步的向公众教育方面延伸,
  在范迪安看来是一个迫不及待的问题,“我想这里面需要政府给予相应的支持。因为大学美术馆现在的资金主要是校内拨付的资金,但是它又是面向公众的,不管是面向城市还是面向社区,它都是一个重要的公共文化园地,这方面还没有获得应有的政策性支持。所以目前还是有一定的资金、硬件建设包括学术活动上的困难。”
  “当然,我们的学院美术馆的建设也要更多地注重它的公共性,就是能够在公共教育、城市服务等方面要有更好的主动性。如果哪一天能够形成自身的主动和来自政府、社会的支持能够形成更好的合力,那么学院美术馆就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范迪安说到。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陈传席:齐白石的画也很新!是新文人... 下一条:姜乃军:艺术书画百杰谈艺录...
→相关文章
·灵芝之上云气飘沈周画中藏着古人的神话想象   
·从郭熙到范宽北宋山水画中的社会秩序隐喻   
·郭熙:以渔舟为笔抒写自然与人共生的北宋山水画境界   
·蒋兆和:绘画与雕塑间的艺术巨匠   
·石虎:非科班出身的艺术大师   
·动静结合之美 韩干笔下的节奏感   
·书画大家杨天笑:笔耕不辍挥毫泼墨写春秋   
·天资异禀的画师少年:韩干的艺术启蒙与成长之路   
·黄荃工笔技法在《枇杷山鸟图》中的表现   
·吴道子的画圣传奇从孤贫少年到画坛巨匠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