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籍男行李箱藏58件中国国家文物出境被截获 | |||
日期:2012/08/01 10:02:28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
[提要] |
|||
19世纪末的铁贴金镂空花纹香炉、19世纪末的铜花鸟纹船形挂灯、20世纪初的银提梁壶,还有50余本清末古书。这些文物没有放在文物展厅里展览,而是统统塞进了一位日籍旅客的行李箱里。 深圳皇岗海关昨日(7月31日)对外公布,经广东省文物鉴定部门鉴定,该关6月23日查获58件物品全部属国家文物,其中57件为国家禁止出境文物。 男性旅客拖着两个特大号行李箱 据当值旅检科的关员小付回忆,当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一名男性旅客带着两个特大号的行李箱从皇岗口岸旅检出境大厅出境,“他个子不高,年纪在50岁左右,衣饰也很普通。” 该旅客夹杂在过关的人潮中通过海关监管区的时候,立刻被细心的关员“挑”了出来。小付说:“我们要求他将行李进行过机检查的时候,他表示听不懂中文,于是我们就与他进行英文交流。在检查证件时,我们发现他是一名日籍旅客。” 该旅客从容地将行李箱放上海关X光检验机,看着屏幕上显示行李箱中装着很多工艺品和书籍,海关关员知道,这两个行李箱不简单! 其中57件为国家禁止出境文物 开箱查验,果然,行李箱里面有许多用报纸层层包裹着的纸包裹,里面包着的是精美的 “工艺品”和许多古旧图书。 “那几件"工艺品",一看就知道不是一般的"工艺品",虽然表面有些陈旧斑驳,但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细致、别具匠心,不像是普通工艺品。”小付说。 海关关员随后询问旅客这些物品如何得来,该旅客声称是购买来的,很便宜。 深圳皇岗海关将这批物品暂扣,并及时联系广东省文物鉴定站进行鉴定,并于7月30日收到相关鉴定报告,58件物品全部属国家文物,其中有57件是禁止出境类文物,1件是限制出境类文物。 当事人是否涉嫌走私文物罪有待取证调查 该案件是否涉及文物走私罪?据深圳海关缉私局工作人员介绍,首先要看文物是否为禁止出境的文物,现在已经确定该日籍男子携带的文物有多样属禁止出境的,此外,还要看该男子是否有主观故意,即明知为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仍决意非法携带、运输、邮寄出国(边)境,而这方面,缉私部门还要进一步调查取证。 “当然,还要看当事人的动机,以往查获的文物出境案件中有的属当事人过失,比如出去参展等等。”该工作人员介绍。 文物中有清末古籍55册 鉴定报告显示,57件禁止出境类文物分别是:铁贴金镂空花纹香炉1件(19世纪末)、铜花鸟纹船形挂灯1件(19世纪末)、清末古书籍55册(1869年~1890年),其中钱大昕撰《十架斋养心録》8册、王世贞《龠州山人诗集》4册、顾炎武《音学五书》12册、《古诗源》6册、俞樾编《东瀛诗选》16册、王琦编《李长吉歌诗》3册、《温飞卿诗集》2册、《近思録》4册。 还有1件是限制出境类文物:银提梁壶(20世纪初)。 |
|||
责任编辑:美如 |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
|
上一条:傅抱石画被指送拍后调包:拍卖称这是... | 下一条:北京将建成艺术品交易的自由港... |
→相关文章 | |
·笔墨丹心谱华章——苏少全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 |
·碑帖文化与当代艺术教育的内在关系 | |
·苏轼文化IP的生成与当代再创造 | |
·从私家收藏到学术共享的文化转型 | |
·书法碑刻的技艺传承与刻工的隐形身份 | |
·书法碑刻与城市文化认同的隐秘关联 | |
·何梓溪:传承与创新的艺术之路 | |
·北京画院艺术家笔下的三山五园展探幽 | |
·刻在时间褶皱里的变体书:解码长孙彦墓志铭 | |
·鲜于璜碑:津馆珍藏书家传奇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