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夏之趣:古人的诗意纳凉之道 |
日期:2024/07/19 10:56:44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提要] |
在炎炎夏日,当现代社会的我们依赖空调以求凉爽时,古人却以更加自然与诗意的方式纳凉避暑,其方法不仅环保低碳,更蕴含了无尽的情趣与画意。 古人深知“心静自然凉”的道理,他们常借山川之幽、流水之清、绿荫之浓来消解暑气。唐寅的《石林消夏图》与文徵明的《纳凉图》,便以山水为伴,展现了古人平心静气、忘却烦热的境界。画中,翠竹摇曳,清泉潺潺,仿佛能穿越千年,带来一丝丝凉爽的微风。 宋人的《槐荫消夏图》与《柳荫高士图》,更是将这份宁静与惬意演绎得淋漓尽致。树荫之下,或仰卧凉榻,或静坐凉席,袒胸露腹,闭目养神,手边或许还散落着几卷书或一壶酒,悠然自得,与世无争。这种生活方式,不仅是对酷暑的逃避,更是对心灵的一种滋养。 宋代宫廷画家苏汉臣的《荷塘消夏图》,则将这份清凉与雅致推向了极致。画中,荷塘碧水如镜,荷叶田田,荷花竞相绽放,红、白、粉三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两位仕女身着素雅,凭栏观荷,享受着来自自然的清凉与芬芳。正如杨万里诗中所言:“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人荷共凉,别有一番情趣。 而明代画家仇英的《凉亭消夏图》,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山中凉亭避暑的绝妙景致。崇山峻岭间,青峰叠翠,白云缭绕,宛如仙境。山间瀑布飞流,泉水叮咚,与青松翠竹、茂密林木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清凉图。凉亭之上,两位官人凭栏而坐,品茗谈天,享受着山间的清风与宁静。画面以青绿冷色调为主,观之使人顿感周身凉爽,心旷神怡。 古人纳凉的方式,不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他们以自然为友,以诗画为伴,将炎炎夏日化作了一段段充满诗意的时光。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或许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学会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与清凉。 |
责任编辑:陆地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上一条:溪山行旅图中的动态与静态融合... | 下一条:夏日清韵:古画中的山川林荫与清凉意...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