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饰真意:苏州画派的“伪作”与真实之美
日期:2024/11/11 15:19:25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锦灰堆图》虽伪托于“徐熙”之名,然画中笔触与构图自具真意,不因仿名而失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苏州画派因时应势,常以名家之署求市利,但观此卷可见,伪作之外,亦有真意存焉。其青绿重彩的布局、花鸟山水的工细铺陈,细腻而不浮,清新自见,既符合古典气韵,又见画家心意流转。

  此画以绢本为材,表面精致光滑,而绢纹微显,使色彩均匀附着,层次分明。画家运笔时并未刻意模仿前人之技,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融入苏州画派特有的青绿意趣。画中山石巍峨、花鸟灵动,仿佛隐现出古人的风采,然而在细微之处,如叶片的柔和描摹、山石的斜面晕染,皆透出苏州画派独特的技法,使观者既可感知“徐熙”风骨,亦能品味“苏州片”之风。

  画中的山水布局以层层叠叠的方式呈现,既显深邃之感,亦让人感受到画家对自然的用心塑造。远山淡青,近水幽碧,静谧中自含一股流动之气,画面氛围被精妙地营造出和谐之意,正是在伪作之外展现真意的匠心。此画虽托名而来,然其精妙构思与技艺实为真情所出,不负苏州画派名望。

  由此可见,苏州画派之作,虽借名于先贤,然未因其“伪”而失其真。画作之中自成风韵,形意兼具,于观者心中留下余韵,正是关乎艺术价值之所在。所谓伪作,实乃真意贯穿之表达。


责任编辑:陆地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      2024/11/11 15:19:25
上一条:溪山行旅图中的动态与静态融合... 下一条:绢上烟云:探析《锦灰堆图》的艺术意...
→相关文章
·笔墨之间见精神 象外之境绘心魂 ——超乎象外·沈青中国画作品巡展(北京站)成功举办   
·魏福良:三分画七分裱 匠心装点艺坛春秋   
·心定时笔自沉浮   
·师子弦:墨迹无语通幽远 字影有声入素怀   
·画家高智慧:笔耕山水间,育人艺道中   
·当树的沉稳遇上马的激扬,一纸墨色托起民族的魂魄   
·两匹马书写一段沉静与奔放的传奇   
·山水画卷中动静交织的意蕴传递出一缕不经意间流淌的岁月温情   
·抱琴而坐不为弹沈周画的是知音难觅的孤独   
·丹青映赤心——徐荣生的艺术追寻之路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