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2亿元佛造像亮相(图)
日期:2013/11/08 09:28:17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佛韵——造像艺术精粹展”昨起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作为“2013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的重头戏,此次共有99尊佛造像集中展出,其中三成以上为首次进京,不少文物都是国外藏家的压箱宝。

  东南亚佛像、印度佛像、唐代佛像……此次展览涵盖了多个时代、多个地域的不同佛造像。从时代上看,隋唐的佛造像丰满端庄,明清的富丽华贵;从地域上看,南北东西亦各异奇趣,南方造像以温和清丽为主,北方造像则更显粗犷淳朴,西部造像流露异域风情,东南造像尽显华夏神韵。

  与普通展览不同,为了配合此次佛造像展出,首都博物馆展厅里特意布置得禅味十足,不仅灯光柔和,而且还处处可见“雪莲花”的布景。据悉,此次展示的99尊佛造像材质包括石雕、木雕、金铜铸造等多种,年代跨度千年,可谓件件珍品。最早的一尊可以追溯到六七世纪,最珍贵的一尊价值达2亿元。

  据策展人介绍,佛造像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会显得比较专业,甚至枯燥。因此他们在布展过程中特意按照时代和地域区分。为了让更多观众看懂佛造像,展览的最后一部分特意为观众揭秘了中国传统佛像的制作工艺,这也是国内展览首次公开佛像制作工艺流程。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1月28日,市民可免费参观。(记者 赵婷婷)

责任编辑:美如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条:嘉德庆生推出豪展 下一条:钱锺书书信原持有人:不奢求获杨绛原...
→相关文章
·笔墨丹心谱华章——苏少全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碑帖文化与当代艺术教育的内在关系   
·苏轼文化IP的生成与当代再创造   
·从私家收藏到学术共享的文化转型   
·书法碑刻的技艺传承与刻工的隐形身份   
·书法碑刻与城市文化认同的隐秘关联   
·何梓溪:传承与创新的艺术之路   
·北京画院艺术家笔下的三山五园展探幽   
·刻在时间褶皱里的变体书:解码长孙彦墓志铭   
·鲜于璜碑:津馆珍藏书家传奇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