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学更重本地文学史研讨 |
日期:2023/05/18 11:06:07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提要] |
香港新文学大系》在2014至2020年间出了两套。1919-1949书系12卷,1950-1969书系16卷,包括新诗、散文、小说、通俗文学、议论、话剧、粤剧、歌词、旧体文学、儿童文学和文学史料,由香港教育学院陈国球院长组织编写,旧体诗词、通俗文学、儿童文学、粤剧粤曲、三及第市民文明等尽显香港文学特征。陈智德2019年《根著我城:战后至2000时代的香港文学》广论作家张吻冰、张一帆、阮朗、曹聚仁、徐訏、舒巷城、马朗、蔡炎培、刘以鬯、西西、也斯、洛枫、董启章、潘国灵、谢晓虹、叶灵凤、林以亮、崑南、叶辉、游静、马国明、李碧华等常青树,指出本地知道在不一同代有不同方向,本地与非本地凌乱羁绊,别有创见。 版别学注重香港小说的报刊连载、出书、影视改编,以事证之。朱少璋《黄绢初裁:刘以鬯前期文学作品事证》专论刘以鬯少居上海时初刊的新诗、散文、小说、译作,比较22篇原作与改作叙事战略,反复改写缘由,见出其前期发明未受污染的朴素理性。此书版别辨伪、辑佚史料,考掘扎实,分析精细,慢工细活,足见论者考证意志。笔者读后感悟:刘以鬯少年早慧,少作老到,诗化意境一以贯之,善写惊讶完毕;居于沪港,开荒城市诗化文学别出心裁;英文极佳,中西视界开阔。刘以鬯、欢然作为南来作家能写透香港,实属可贵。 |
责任编辑:陆地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上一条:“苏门六正人”之李廌 | 下一条:香港前期报纸文学副刊的功用与意义... |
→相关文章 | |
·一场雨后入画,换得片刻清凉山水 | |
·不止山水董源画里的世界有更多世俗烟火 | |
·烟云深处的楼观北宋山水画里的人生旅途 | |
·墨韵千秋:于右任标准草书的文化转型 | |
·文人画学的笔墨涅槃:董其昌的绘画思想探微 | |
·墨色里的气节山河——傅山书法中的遗民精神 | |
·笔锋下的文心——方苞书法里的哲学与诗性 | |
·邓石如书法的美学追求 | |
·墨色里的风骨:吴琚师古不泥的笔墨境界 | |
·邓文原《跋王献之保母帖》的艺术魅力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