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在 “阅读眼光”中也有本身的存在 |
日期:2022/08/19 07:44:52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提要] |
汉字笔划的构意性,使得汉字在 “阅读眼光”中也有本身的存在,虽然是边缘化的。比方 “一”、 “二”、 “三”, “木”、 “林”、“森”,其字形的象结构在阅读中也要参加含义的构成; “政者正也”(《论语·颜渊》), “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道可道,十分道”(《老子》一章), “王道通三”(《春秋繁露·王道通三》),其字形甚至或许在构意时暂时突显一下;等等。并且,这种本身存在不是方针化的,或许最少可以成为非方针化的。以上讲到的汉字笔画的阴阳赋性,使其更多地作为互补对生的差异性特征而非构字原子而起效果,所以“木”、 “林”、 “森”的笔画不是在绘画般地象形,而也是“指事”和 “领会”,其间有动态的生成。咱们的留神即便在转向它们的字形本身时,也不是转向这些笔画的物理方针办法,而是转向它们正在参加构成的含义构成进程。换言之,汉字的阴阳化的笔画,其本身就既不是方针化的,因为它本身总在躲藏,但又不是销象的,因为它的结体办法在影响着含义的构成。笔画的裂隙性就在于此,它总在无形有象之间,引出赋意,包括关于本身的赋意。字母却没有这种裂隙式的居中性,因为它本身追逐语音,代替语音,没有直接赋意功用,也就不行能在赋意时有反身的赋意。所以,当它们被当作方针审察时,便是物理办法的方针;而被当作语音符号时,便是被销象化了的资料。 |
责任编辑:陆地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上一条:汉字全方位的语境化 | 下一条:儿童画的年代精力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