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产生思想的火花的艺术 |
日期:2022/04/18 09:19:02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提要] |
当下美术评论工作或者美术评论文章的理论情况。由于绝大多数的美术评论处于普通性的评介之中,缺少学术的内涵,缺少理论的深化,更难以产生思想的火花。浅层难免粗浅,粗浅就是平凡。往常的写手很多,平凡之作占领了版面,也成为了时期的霸屏。这种浅层状态消解了文艺评论工作应有的时期任务,也不可能产生促进美术创作和美术繁荣的积极意义。在浅层状态中,美术评论就不能处置基础性问题,就不能把握前沿性问题,更不能直面倾向性问题。往常人们看到的这种浅层状态基本上是一种对付的情形,是一种礼节性的迎来送往,所以,很多美术评论浮光剪影,对一些人和事以及作品都停留在一种粗浅的层面上,显现出了这种可有可无的被应用的理论状态。艺术评论的浅层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为一种无法,过于精深而专业的评论没人看,普通产品说明那样的评介更没人看,反之,瞪大眼睛找美术创作中的抄照片,书法中的错别字,摄影中的摆拍和穿帮,常常成为最为大众化的评论消费的抢手。无疑,这种状态也有客观的缘由,由于评论的学术话语具有相当的弹性,要压服人很难;而发现的抄袭、错误以及穿帮,那都是实锤,难以辩驳。因此,转而求其次,自媒体中的种种揭露就替代了评论和批判,而这在公众平台上,常常成为一时的热点。走出浅层,需求专业,但这个专业不是那种学院的培育,也不是学历和学位,而是需求批判的肉体,像鲁迅那样。 |
责任编辑:陆地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上一条:当下美术评论的被动局面 | 下一条:面对“应景之作”如何评论... |
→相关文章 | |
·蒋兆和:绘画与雕塑间的艺术巨匠 | |
·石虎:非科班出身的艺术大师 | |
·动静结合之美 韩干笔下的节奏感 | |
·书画大家杨天笑:笔耕不辍挥毫泼墨写春秋 | |
·天资异禀的画师少年:韩干的艺术启蒙与成长之路 | |
·黄荃工笔技法在《枇杷山鸟图》中的表现 | |
·吴道子的画圣传奇从孤贫少年到画坛巨匠 | |
·展子虔:隋代画坛的奠基者 | |
·顾恺之与六朝文化中的书画融合 | |
·艺海无涯,情濡墨香 —— 魏克友的艺术追寻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