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历史书法的眼光:从龙门题记出发
日期:2025/05/23 09:54:53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我们今天回望北魏龙门造像题记,必须意识到,这是一个被“重新发现”的艺术品类。它在产生之初未被当作艺术品看待,唐宋书法理论更是几乎全然无视其存在。它的“书法地位”是在清代由金石学者通过大量田野调查与学术整理重新建构起来的。换句话说,魏碑的“被欣赏”本身就是一次现代文化行为。

  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角度:艺术地位是如何被建立的?书法价值是否是历史持续共识的结果,还是权力话语的阶段性选择?魏碑的命运告诉我们,很多被忽略的艺术样式,只是因为不符合当时的“主流标准”,而并非其本身不具价值。这种文化筛选机制,也正在影响我们今天对艺术的认知与传承。

  我主张,我们不应只用“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这样的线性谱系来理解中国书法史,更应该引入“断裂—复兴—再构”的动态视角。北魏魏碑,尤其是龙门题记,就是一次历史的断裂中意外留下的火种。它证明:不是只有文人书法才配进入史册,普通人的书写,也能在特定条件下闪耀非凡光芒。

  正因如此,龙门造像题记不应仅被归类为“碑学的源头”或“魏碑的样本”,它更是一种来自底层的文化声音。在被动载入史册的过程中,它反而实现了一种“逆经典化”的转化——从被遗忘,到被重新定义为传统的一部分。这种路径,也应成为我们今后评判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面镜子。


责任编辑:陆地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      2025/05/23 09:54:53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笔锋之外:龙门题记中的信仰与生死...
→相关文章
·笔锋之外:龙门题记中的信仰与生死   
·魏碑与“非经典”美学的诞生   
·龙门造像题记:一个不属于“书家”的高峰   
·魏碑之异:断裂与延续之间的书法隐语   
·李瑞清艺术中的时代悲情与个体尊严   
·李瑞清笔墨之间的力与势 书法动态美学探析   
·楷书对联的文人精神 李瑞清如何在日用之物中寄托大美   
·李瑞清楷书八言联的时代气息与文化记忆   
·远离雕饰回归自然 李瑞清八言联的书写本真精神   
·千年书论中的“中锋”观念褶皱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