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为名贵的一件王实甫《西厢记》稿本
日期:2022/08/31 13:58:57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关于这些元刻本和抄本来说,元曲稿本的发现就愈加可贵了,大都遭虫蛀、霉变陈腐后失传,故此新发现的这件王实甫《西厢记》稿本极为名贵。它不单有助于我们了解王实甫的创造进程,而且使我们领略到元曲清丽动听的言语特征,更有利于谈论元朝民间“俚语俗字”的文明特征。

  早在宋元时期布衣社会就撒播着一种浅显的简体字,这些字被称为“俗体字”。而这些俗体字(简化字)和异体字,不管在元代手稿,抑或是元代刻本和抄本中也是常见的。例如,1986年发现的元代《西厢记》手抄残页(见上图),整片残页仅有91个字,就现已呈现了“门”、“闷”、“闷”、“听”、“见”、“宁”、“恠”七个俗体字(简体字);而在之前发现的元刻《新编校正西厢记》残页上(见下图),我们相同发现了许多异体字和简体字,如“斈”(3字)、“来”(4字)、“泪”、“乱”、“声”(2字)、“与”(2字)、“回”(2字)、“斍”、“万”、“苗”、“弥”、“器”、“妆”等俗体字,单是一页纸里就有20多个俗体字,而且不避忌。


责任编辑:陆地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      2022/08/31 13:58:57
上一条:《西厢记》稿本的三个明显特征... 下一条:原稿发现对残页本的研讨有特别含义...
→相关文章
·清幽山水中映照着果实与翎羽间那一瞬间的韵动与沉思   
·她们从岩石中缓步走出仿佛每一寸线条都述说着一段远古的神话   
·师法自然又超越自然两位仕女踏出的不仅是岩石更是艺术的边界   
·画境之外的余韵犹存山水与行旅诉说不尽的故事   
·康乐玄晖诗句联中的听觉想象与跨感官艺术体验   
·沉静与流动的对话康乐玄晖诗句联中的时间感表现   
·康乐玄晖诗句联与当代教育精神的深层关联   
·以当代审美重新解读康乐玄晖诗句联的视觉魅力   
·康乐玄晖诗句联展现的文人雅趣与人生理想   
·苏轼《鄱阳湖》中的艺术风格与诗歌技法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