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在飞白处绽放墨色莲花
日期:2025/04/14 14:45:50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荆州的江水总在月夜叩打禅房,将怀素的袈裟染成墨色,又褪作素白。他在《风流帖》里写"王献之精密渊巧"时,笔尖却游走出"月穴凤舞"的狂放,这恰似禅宗公案里的悖论:说似一物即不中,墨色空处见真章。那些被颜真卿点化的"屋漏痕",此刻都成了他笔下的飞白,在狂草里漏下天光,照见本心。

  "直指本心"的禅意,在怀素的笔下化作墨色的闪电,劈开所有刻意的匠气。他摒弃了二王的妍美皮相,却保留了魏晋风骨的精髓;抛弃了张旭的癫狂外衣,却承袭了盛唐气象的神韵。黄庭坚说他"得羲之之骨",实则是得了禅宗"不立文字"的真传,以墨为舟,渡人渡己。

  墨色浓淡处,藏着怀素对王谢子弟的评赞与解构。他写王洽"骨力"时,笔锋如金刚杵触地,迸出火星;评王珣"清逸"时,墨痕又化作流云,飘散天际。这种矛盾的统一,恰是禅宗"一即一切"的妙理,在狂草里得到最极致的诠释。那些看似狂乱的线条,实则是僧人用笔墨构筑的禅境——悲喜双遣,色空不二,飞白之处见禅心。

  祝允明在晚明烟雨里临摹《风流帖》时,定是看破了这笔墨里的禅机。徐渭的泼墨花卉,八大山人的残荷秃鹰,无不带着怀素狂草的影子,在飞白处寻找生命的真谛。而启功那句"狂而不野,草而不乱",实则是为怀素的禅书作了最佳注脚。当我们凝视《风流帖》里的墨痕,恍若看见醉僧在月光下舞墨,每一笔都是禅心的印痕,每一划都是飞白的流星,在纸上游走出一朵墨色莲花。


责任编辑:陆地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      2025/04/14 14:45:50
上一条:青石留痕处的墨色迷思录 下一条:螭盘虎踞书魏晋
→相关文章
·笔墨丹心谱华章——苏少全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碑帖文化与当代艺术教育的内在关系   
·苏轼文化IP的生成与当代再创造   
·从私家收藏到学术共享的文化转型   
·书法碑刻的技艺传承与刻工的隐形身份   
·书法碑刻与城市文化认同的隐秘关联   
·何梓溪:传承与创新的艺术之路   
·北京画院艺术家笔下的三山五园展探幽   
·刻在时间褶皱里的变体书:解码长孙彦墓志铭   
·鲜于璜碑:津馆珍藏书家传奇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