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与解脱 |
日期:2020/10/14 16:33:06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提要] |
勤奋的艺术学生也许有一天会发现,他们下意识的自我控制反而成了创造伟大艺术的最大阻碍。那种程式化的东西,就是作品的“匠气”。用佛家的话讲,他们此时面临的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时刻,也就是求道者发现自己与真正的悟境之间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的时刻。想要跨过这道鸿沟,求道者必须放弃自己赖以抵达这一步的一切“方便法门”。 苏轼提出,“法”的彻底内在化只有在学习者忘却了自己的艺术,也忘却了自己对完美的追求的时刻。只有当他发现真正束缚自己的力量乃是他内心的欲望,哪怕欲望的对象是解脱,他才会真正领悟自然创造力(也可以称天道或佛法),而这最终的领悟必然是顿悟。苏轼用学习语言或者书法来比喻求道 |
责任编辑:陆地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上一条:不既超然与如来同乎 | 下一条:“平淡”的美术品 |
→相关文章 | |
·一场雨后入画,换得片刻清凉山水 | |
·不止山水董源画里的世界有更多世俗烟火 | |
·烟云深处的楼观北宋山水画里的人生旅途 | |
·墨韵千秋:于右任标准草书的文化转型 | |
·文人画学的笔墨涅槃:董其昌的绘画思想探微 | |
·墨色里的气节山河——傅山书法中的遗民精神 | |
·笔锋下的文心——方苞书法里的哲学与诗性 | |
·邓石如书法的美学追求 | |
·墨色里的风骨:吴琚师古不泥的笔墨境界 | |
·邓文原《跋王献之保母帖》的艺术魅力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