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一差二错”的高超本事
日期:2022/03/08 10:59:13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古人在书写时,也常常抄错内容,但这不影响作品的气味,所以不能以是否抄错内容作为评判真伪的标准。许多人认为早年的大书法家已然都是有文明学养的,就不应该抄错,假定抄错,那就必定是赝品。实践抄错也属正常,但关于这些差错,需求具体问题具体剖析——有的归于版别问题,有的归于笔误,有的归于回想不准确。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是,早年书法家也有“一差二错”的高超本事。比如梁启超给温州维新派郭弼爱人写的寿联“天上列星当亦喜,海上蟠桃良未崖”,不小心把下联的“海中”抄成“海上”了,上下联出现了一个重字“上”。这在许多人看来就是错了,或许说这件作品必定是赝品。殊不知,梁启超年代,对联之类已经在进行改造,爽性就用重字对联改造一下岂不是更有文学意味?假定用那种老学究的办法去审视清代民国的楹联之类,你会发现这种情况举目皆是,简直任何一个我们身上都有。

  晚清民国之际,对联的格律要求也在不断放宽,新的文体在不断兴起,将新的文体恰当融入楹联中,也是一种改动,这种改动是可以接受的。有些所谓规矩也是改动的,抄错一个字十分正常,况且模仿者不会故意去写错一个字,这不是自露缝隙吗?高超的模仿者,风格外表上可以以假乱真,但是内涵气味却无法模仿。


责任编辑:陆地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      2022/03/08 10:59:13
上一条:一个断定家赏评家概括修养或学养... 下一条:古人的字究竟在气味上有哪些根柢特质...
→相关文章
·蒋兆和:绘画与雕塑间的艺术巨匠   
·石虎:非科班出身的艺术大师   
·动静结合之美 韩干笔下的节奏感   
·书画大家杨天笑:笔耕不辍挥毫泼墨写春秋   
·天资异禀的画师少年:韩干的艺术启蒙与成长之路   
·黄荃工笔技法在《枇杷山鸟图》中的表现   
·吴道子的画圣传奇从孤贫少年到画坛巨匠   
·展子虔:隋代画坛的奠基者   
·顾恺之与六朝文化中的书画融合   
·艺海无涯,情濡墨香 —— 魏克友的艺术追寻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