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观对“逸品”的占有
日期:2020/11/25 11:48:03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这篇论文在岛田的基础行进一步妄图处理“逸品画风”在画史条理中走向的问题。文人画观对“逸品”的占有导致南宋禅画等类型的画作没有遭到必定,晚期的相似画风又只是承继了“粗笔”和“简略”的表面样貌,却失去了前期的创始和生机。换言之,高居翰以“逸品”这一画史名谓的内在变迁,妄图指出晚期我国画史中部分“逸笔”之作千人一面的办法化特征,在此画史和“逸品画风”一同走向了式微。

  继岛田之后,布林茅尔学院的艺术史教授,亚历山大·索珀(Alexander C。 Soper,1904—1993)于《亚洲艺术档案》宣告了论文《石恪与逸品》。《石恪与逸品》一文首要研讨了日本正法寺所藏的五代画家石恪名下的《二祖调心图》。这是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两个对轴,从风格来看很靠近牧溪、梁楷一类的粗笔禅画人物。索珀就这件画作提出了几个疑问。首要,关于画的落款《二祖调心图》,毕竟是体现两位禅宗祖师仍是禅宗二祖慧可,他以为两种画题好像都能树立。第二是钤印的真伪,该画中有南唐“建业文房之印”、北宋哲宗年代出土的鸟虫书印鉴“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徽宗的“宣和”“政和”连珠印、南宋高宗的“德寿殿宝”等,但这些印被证明都不行靠。依据索珀的估测,这件作品的年代在于宋末元初,甚至更晚。


责任编辑:陆地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      2020/11/25 11:48:03
上一条:倪肃珊的《晚期画论中的逸品》之续篇... 下一条:将禅画归于“天然风格”
→相关文章
·一场雨后入画,换得片刻清凉山水   
·不止山水董源画里的世界有更多世俗烟火   
·烟云深处的楼观北宋山水画里的人生旅途   
·墨韵千秋:于右任标准草书的文化转型   
·文人画学的笔墨涅槃:董其昌的绘画思想探微   
·墨色里的气节山河——傅山书法中的遗民精神   
·笔锋下的文心——方苞书法里的哲学与诗性   
·邓石如书法的美学追求   
·墨色里的风骨:吴琚师古不泥的笔墨境界   
·邓文原《跋王献之保母帖》的艺术魅力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