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肃珊的《晚期画论中的逸品》之续篇 |
日期:2020/11/25 11:48:18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
[提要] |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东亚系的教授倪肃珊(Susan E。 Nelson)的论文《晚期画论中的逸品》, 意在为《逸品画风》作续篇。该文收录于1983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出书的《我国艺术理论》一书中,该书是二战后西方研讨我国艺术理论的重要文集。 在论文的初步,倪肃珊指出,黄休复尽管以为孙位是“逸品”画家,但在《画继》中,孙位并没有得到赏识。从这时起,画史中出现了新的文人画观运动,这一观念与岛田根柢一同,作者随即以四个部分来论说晚期“逸品”的生成这一问题。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引证明清年代的画论文本,证明在晚期的“逸品”领域中,有一个由两位画家组成的中心,便是宋代的米芾和元代的倪瓒,另元代高克恭(1248—1310)作为“米法”的超卓效法者(图15),也被董其昌列入“逸品”画家的领域,这类观念首要出自董其昌。但却遭到了谢肇淛(1567—1624)的敌视:“自米元章学王洽而不得其神,倪元镇用枯笔而都无色泽,所以藏拙取捷之辈,转相摹仿,自谓画意,不复求精工矣,此亦绘事升降之会也。”事实上,谢在这段话之前还言道:“至王洽始为泼墨,项容始尚枯硬。”实践上是将米芾和倪瓒(图16)分别视为王洽(即王墨)和项容等唐代逸品画家的不合格的承继者。而倪肃珊以为,在整个明清年代,米芾和倪瓒都被混为一谈,以为是唐代之后的两位“逸品”大师,他们分别代表了墨和笔的传统。 在该文的第二部分,作者说到了后世摹仿米芾和倪瓒的现象。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言道:“画之逸格,最难其俦。”可见逸格在唐代之后就有“不行学”(inimitable)之义。倪肃珊以为,就米芾和倪瓒而言,“不行学”有两个含义,首要是内在的凌乱涵义夸姣,难以仿照;第二是画家个人的气质不能习得。但在倪肃珊看来,倪瓒实践上是个勤勉的画家,他的风格并非是不行学习的。 |
责任编辑:陆地 |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
上一条:指出一个诙谐的艺术现象 | 下一条:文人画观对“逸品”的占有... |
→相关文章 | |
·一场雨后入画,换得片刻清凉山水 | |
·不止山水董源画里的世界有更多世俗烟火 | |
·烟云深处的楼观北宋山水画里的人生旅途 | |
·墨韵千秋:于右任标准草书的文化转型 | |
·文人画学的笔墨涅槃:董其昌的绘画思想探微 | |
·墨色里的气节山河——傅山书法中的遗民精神 | |
·笔锋下的文心——方苞书法里的哲学与诗性 | |
·邓石如书法的美学追求 | |
·墨色里的风骨:吴琚师古不泥的笔墨境界 | |
·邓文原《跋王献之保母帖》的艺术魅力 |
![]() | ![]() | ![]() | ![]() | ![]() | ![]() | ![]() |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