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一个诙谐的艺术现象
日期:2020/12/01 06:29:47 | 类别:1 | 来源: 中国书画网
[提要]  


  徐小虎还指出一个诙谐的现象,桑山玉洲在《绘事鄙言》中,将“逸格”解释为“寻常画法脱略化的清奇幽妙之格”,将唐代的王洽与张志和、宋代的米芾父子、元代的黄公望、倪瓒、高克恭视为“逸品画家”,实际上他的认知来自我国渡日画家伊海(生卒年不详)和池大雅(1723—1767)的模仿之作,并结合了我国文本的介绍期望而成。因而徐小虎认为18世纪的日本艺术家和理论家所了解的“逸品”实际上仍是岛田所论的“粗笔”和“简略”的接连。但这种接连所构成的作用,包括将“逸品画风”的变迁与“诗意画”这一较难作出界定的画史概念联络在一同。

  关于“诗意画”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高居翰的《诗之旅》,该书脱胎于1993年4月在哈佛大学做的赖世和系列讲座,开章便作了叙事画和诗意画的差异界定。在高居翰看来,叙事画如叙事文相同,能在必定篇幅中叙说广泛的内容,描绘一个较无缺的作业或意象,如《闸口盘车图》和《清明上河图》。相对而言,诗意画好像诗篇,能把人带出日常日子境况,可以以简略的形象引发深化而剧烈的情感。高居翰在此所论的“简略形象”,笔者认为指的是不具有特定细节和含义的,可以承载抒发体会的形象,正如高居翰所言的“普一般见的内容”。另一方面,与岛田所论的“简略化的天然形状”介含义上有邻近之处。


责任编辑:陆地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文章内容均为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立场,更不代表中国书画网的价值判断。
关键字:      2020/12/01 06:29:47
上一条:表面的纤细和转瞬即逝的艺术作用... 下一条:倪肃珊的《晚期画论中的逸品》之续篇...
→相关文章
·一场雨后入画,换得片刻清凉山水   
·不止山水董源画里的世界有更多世俗烟火   
·烟云深处的楼观北宋山水画里的人生旅途   
·墨韵千秋:于右任标准草书的文化转型   
·文人画学的笔墨涅槃:董其昌的绘画思想探微   
·墨色里的气节山河——傅山书法中的遗民精神   
·笔锋下的文心——方苞书法里的哲学与诗性   
·邓石如书法的美学追求   
·墨色里的风骨:吴琚师古不泥的笔墨境界   
·邓文原《跋王献之保母帖》的艺术魅力   
诚信网站北京文化市场举报热线无线互联网业自律同盟网络110报警服务北京网络行业协会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

书画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10 cnshuhua.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京ICP备14028858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72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1号楼B1608

客服电话:010-68707980      服务咨询QQ:601346133    1203781136

投稿邮箱:601346133@qq.com